找到相关内容1618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培养的第一个敦煌学博士后出站

     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研究工作报告会3日在兰州举行,青年学者刘永明用两年多时间完成的《唐五代宋初敦煌道教的世俗研究》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肯定,顺利出站。刘永明有幸成为了中国培养的第一个敦煌学博士后。   敦煌道教文献是敦煌文献的重要组成,也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。专家组在当天的评议中认为,刘永明在该领域的研究不但有创造性,而且扩大了敦煌道教的研究视野,推动了敦煌学发展。   当然...

    王艳明

    |博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1/0711127330.html
  • “大足石刻”也来世博园“落户”

    沈阳本地公司仿制的莫高窟佛头像   大足石刻身世  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等县境内,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,历经晚唐、五代,兴盛于两宋。   石刻取材于当时民间非常流行的佛教人物故事,是佛教世俗的产物,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,儒、道教造像并列,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,和云冈石窟、龙门石窟、敦煌莫高窟齐名,具有很高的历史、艺术、宗教、科学研究价值。   本报讯(记者高晓红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世博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5/0851559353.html
  • 漳州首次发现四面石佛

    谈经说道,肃穆中颇有亲切感。构图形象逼真,较好地表现宋代佛雕世俗、写实和民族化之艺术特征。   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毓贤研究员说,这些佛教雕像与闽南佛教史息息相关。由于宋政权对佛教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石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08033611159.html
  • 中国各朝代佛教造像艺术特点

    身躯高大而且面容庄严典雅,表情温和亲切动人,似乎极愿意接近人间,帮助人们,他不再是超然自得,高不可攀的神灵,而是作为管辖世事可向他请求帮助的权威主宰。宗教艺术的世俗,在唐代的佛教艺术中已经日益明显。奉先寺庐舍那大佛  到了宋代,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,在社会上,中上层任务广泛追求豪华、欢乐、奢侈和享受,对世俗生活的兴趣日益浓厚。受宗教艺术日益世俗的影响,以致最后完全被世俗艺术所取代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3055424.html
  • 从小乘到大乘--佛教的世俗历程

     佛教流转近两千五百年,大乘教也有近两千年历史,其教义浩如烟海,绝不是药师所能了解的。但在理解一种宗教时,只注意其历史和外在世俗表现而忽视其内在含义,认为其成功中是一种媚俗的成功,那就是对几千年来...不可否认、突视的原因。  整体而言,小乘到大乘的转变是一种世俗体现,这种世俗成功地迎合了众生对于哲学思考和清苦生活的逃避,取得了众生的认同,使佛教从僧团信仰转变成为一种伟大宗教。从世界三大宗教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157977.html
  • 郁达夫与佛教文化

    思想上的世俗。游记《花坞》写了十多年前游时感受到老妮的风度,这次重游花坞景物依旧、人却不同。写到寺院经济的世俗是僧侣世俗的根源。介绍了两个寺的经济来源:金缘寺,有田、有房出租;五泄寺,和尚不多,吃肉,当家的和尚叫经理,变化缘为自我营生。揭示了经济、生活双重的世俗。 ...

    谭桂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1167081.html
  • 宗教变迁及其社会场蜮--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性新探

    ,如何构建?  第5点的研究设想,乃以上述4点作为思考的前提。至于其所关涉的社会现象,则以第一点尤为至要,涉及当代中国宗教的运行机制。  二、社会性与世俗性问题:  世俗问题,乃是当代宗教与社会变迁问题中最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。论及当代宗教的社会性,必然要从宗教的世俗问题谈起。  有关宗教的世俗,不同的宗教发展语境,而有不同的意义阐释。英语"世俗"(secular)一词的拉丁语词根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3760193.html
  • 道并行而不悖

    虚的理论建构博大,包容性强,初步奠定了人间佛教的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印顺立“异”,赵朴初趋“同”,他们对整个人间佛教理论建构各有贡献,而且可相互补充。就佛教现状而言,由于极端世俗倾向明显,似应强调三位...的勾当,这恰恰为人间佛教所极力反对。不能把这盆脏水泼在人间佛教的提倡之上,也不能因此而不敢提或少提人间佛教。  然而随着人民富裕与精神需求高涨,极端世俗倾向不难克服。长远来说,障碍人间佛教理论深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2669866.html
  • 宗教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双重作用

    以经济发展和政治世俗化、民主化为内容的现代化之间,确实有著矛盾;中突和价值取向对立的一面,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现代化产生迟滞和阻碍作用。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,现代化进程也是通过世俗、民主化挣脱神学束缚和羁绊的过程,现代化对宗教神学的否定和超越代表了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趋势。但与此同时,现代化作为以工业化、世俗、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巨变,往往也伴随着人文精神退化、道德沦丧、行为失范、社会异化、物欲膨胀、...

    邓小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1882513.html
  • 少林寺三题

    佛教的发展”和“发展的佛教”——从当代“少林寺现象”看中国佛教的未来》,2 认为“少林寺现象”争议的实质在于人们对少林寺的经营行为究竞是“世俗”佛教还是形成“发展的佛教”疑虑,具体表现为寺院的生存...做出更大贡献。杨风岗《少林寺“世俗”了吗?》,4 认为用经典世俗理论来检验少林寺的“世俗”现象,少林寺的变化用“世俗”表达更为准确,用衡量宗教组织世俗程度的最根本尺度——张力米检验少林寺与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1378323.html